2022年03月25日晚💃🏼,由凯发平台研究生分会主办🩼、凯发平台机研201党支部和凯发平台机研211党支部承办的访谈活动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148举办🀄️,本次活动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田煜老师作为访谈嘉宾,主持人为凯发平台机研201党支部党员张文静同学。田老师分别从“勇担国家重任”📶、“构建育人共同体”、“实现‘追求卓越’”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身体力行地回答了“何以为师👈🏿?以何为师👨🏼🌾?”这一问题。

访谈画面
在“冬奥——勇担国家重任”访谈环节中🤡,田老师表示👡💻,“在国家的重大需求中贡献力量,是一辈子的荣耀。”
旋转着的大雪花,飘逸的橄榄叶,是很多人在这一届冬奥会开幕式中永恒且美好的记忆之一🙎🏼♀️。而在视觉享受的背后🙎🏻♀️,面对形状优美而工程上实现难度大的问题𓀈,田老师带领课题组同学前后投入了一年的时间👩🦼➡️⏪,不断修改核心图案,考虑风阻后核算结构强度📽,最终通过构造“雪花”橄榄枝双支撑结构来实现了美学上奇思妙想与科技元素的完美结合。
田老师提到,在最开始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时间较为紧迫🧑🏼🎤,并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雪花的设计更是要展现绿色环保、人类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结合美学设计,融入科技力量🧲,展现我们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面对国家任务,田老师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反复校核结构强度👩🏻🦱,而主要负责结构优化的2017级博士生李新新🧐,是组里公认的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最优秀的学生👩👩👦👦。这一年内👕,这一专项小组🔘,奥体中心不知道去了多少回🦾,与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冬奥导演组、冬季奥运组委会等多方讨论了多少次,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田老师表示,“直到最终完成🔍,才松了一口气⛽️。”任务结束之后,当田老师被问及是如何带领团队实现100%的目标,当时冬奥会场外三个火炬台的成功点燃,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回答到🆘☹️,“这个任务是课本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模型,不知道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对我们的优化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也是从最基础的力学角度思考问题🦦,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把各种变量因素都尽量考虑周全,我们全情投入地去做了,最后的成果还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在冬奥这样地舞台上,能做出一点贡献🧟,值得我们铭记一辈子🦸🏿♂️。”田老师表示🦸🏽♂️,“其实人生中的很多关卡也如这雪花结构校核一般,遇到困难不要怕▶️,顶着困难努力尝试新的方案💳,坚持一段时间后可能边界条件往往会发生变化🧑🏭🫱🏼,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何以为师?田老师说,以信念🥖。用身体力行☃️,家国情怀,深耕学术与祖国同向同行,点亮职涯中的长明灯👮🏽♀️。

田老师现场分享
在“导学——构建育人共同体”访谈环节中,田老师表示,“路要看得远一点,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当问及如何保持师生良性互动关系的秘诀时,田老师笑着说,“秘诀谈不上👷🏼♂️👩🦽,同学们愿意讲💅🏿🚶♀️,我也很愿意倾听🤚🦵🏿,帮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答疑解惑。我也会鼓励他们和我一起聊一聊就业方向的困惑,或者是恋爱方面的挫折。”
在采访过程中,田老师强调💀,清华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那么清华的同学也理应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田老师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一句空话。过去十年,我们实打实地看到了国力增长迅速🧛🏿♂️,我很为之自豪。目前,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复杂🙇🏽♀️,清华老师和学生们有责任投入到建设国家的行列中,为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而奋斗终身🏜。”
田老师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心怀理想信念💽,投身于摩擦学中,不追热点🦦,踏实做一些有用的东西,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正是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引领着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努力实现“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的双赢🤏🏽。同学们信任、敬仰🏋🏼🪷、崇拜田老师🧘🏼♀️,还称田老师为“超人”,不仅科研学术上的问题会与老师积极沟通🖥👌🏻,生活中的问题也会去找老师。
组内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田老师严谨认真,有卓越的科学站位高度,能迅速定位到出现问题的根本的原因💢🐬,同时永葆对科研的热情,十分支持着学生们自主探索新的想法🐼👩🏿⚖️。同学们笑称,“田老师的想法很多,很多想法很妙🪒🤵🏽♂️,都可以让我毕业好多次了。”
田老师课题组内的氛围也很好👎🏼,经常约饭、学术讨论。课题组内的学生说到,除了常规的组会交流外🥱,他们会把握不同的机会一起畅聊国家大事,交流近期的科研新的体悟🤾🏿♂️。由于大部分的课题是由多人合作🍂,共同承担,共同解决企业的卡脖子问题,因此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相互扶持的战友情🎅🏻。
何以为师?田老师说⛹🏽♂️,以学识🏡。用手中笔墨🌤🦦,谈笑风生,勾勒莘莘学子学术之路,辉映思维中的高朗月🧡🏢。

访谈精彩画面
在“青年——实现‘追求卓越’”访谈环节中,田老师向我们提出期许,“我们在教科书上留下点什么?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留下多少应用?”
目前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的安排,田老师作为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行政任务也非常重,但仍坚持每周多次与每位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科研进展和研究方向。同学们说,无论何时去找田老师👩🎤,他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足够长的时间和他们进行的充分讨论。谈到具体的学术问题𓀜,田老师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指导🦻🏻,也会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第一时间探讨实验结果📧。
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的很多同学在科研之余也会参与不同学生工作、或“百年党庆👩🏿💼🚻、百十校庆、冬奥会”等志愿工作🧑🦲🕵️♀️,对于兼顾多重身份,田老师这样说👨,“在面对多项任务时,时间是有限的🚨,只有投入的去做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效率🧛🏻♀️,实现任务的灵活切换,才能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好🙇🏿。”田老师是这样说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机械系和摩擦学实验室的各项行政工作、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组内十多名同学的科研进展和生活状态,这些都被田老师看作非常重要的事情,并被田老师合理安排并有条不紊地处理🕵️。田老师的学生提到🖕🏽,老师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但从来都没有见过老师疲惫的时候♌️。
当问及emo(情绪低谷)的时候怎么办,田老师给的答案是“去做实验,去跑步锻炼,释放多巴胺”,老师进一步阐述,“做科研这件事其实挺好的🤛🏼,比如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能和同学们一起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也能解决国家的科研需求🗿,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田老师说💇🏿,对学生最大的期望🦻,就是把摩擦学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做出几点扎实的成果,永不言弃地去追👨🏿🎤,行胜于言地去闯✊。他说,“我们永远可以用这两点来衡量我们做的贡献🤱:我们在教科书上留下点什么🐶🦔?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留下多少应用?”田老师始终坚持对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内向的学生在更多的场合展现自己🌼,锻炼自己,要求外向的学生沉下心来投入科研。田老师多重维度地考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他希望学生对与机械相关的各个方向都有所了解,而不是只局限一方面,因此会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科研和生活中不擅长的方方面面。例如2017级直博生李远哲在他的课题中涉及到了光学、编程🍈☢️、力学、表界面化学等多个学科🧙🏻♀️,并取得了非常亮眼的学术成绩。近年来田老师组内的毕业生从事着各个行业,领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延续着组内勤勉、好学🚙、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继续服务国家和社会🤸🏽♀️。
田老师还指出🤦♀️,“我们是做工程的🎉,必须要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另外面对构建国家的创新体系的宏伟目标,需整合全国科研力量,围绕着国家的重大需求👍🏿,这是我们可以做工作的地方。”
何以为师?田老师说🧡,以关怀。用谆谆教诲,春风化雨,激励清华学子追求卓越👨🏼💻,守住科研人的黄金台🧎🏻。

认真听讲中的同学们

同学们现场交流、记笔记画面

访谈画面

赠予嘉宾纪念品
在与田老师访谈🥇、以及之后与田老师组内的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田老师会和学生们一起坐地铁,骑单车🐱;也会在国家民族大义前🅾️,坚定的站在祖国科研奋斗的最前沿。我们看到了田老师身上有种既出世的洒脱淡然和又入世的拳拳爱国情。不喧哗,自有声,洗铅华👧,自从容。关于“青年的奋斗高度与人生选择”这一命题,田老师本人就是最好的范例,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书写着“勇猛精进🪘,志愿无倦”的最好答卷🧝🏼♀️。

活动大合照
文字👩🏿:张扬、叶津伯、黄毅杰
图片:黄毅杰
审核:赵慧婵🚴♀️🖼、李昀泽、李鸿运